【智慧城市網訊】自銀江股份于2009年首次提出“智慧城市”理念以來,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經歷了虛火上升、階段性遇冷,受到了普遍肯定,也有來自各方的質疑。隨著我國第一批、第二批智慧城市的先后公布和推進實施,在缺乏統一定義、固定模式、建設標準和有效評估的情況下,經過不斷的認知、學習、探索、討論后,2014年經國務院同意,發改委、工信部、住建部等八部委印發《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進一步明確我國智慧城市有序發展的方向和目標。在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啟動申報下,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也正式踏入“落地元年”,逐步步入規劃實施階段。

伴隨著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日趨完善,銀江股份作為我國成熟、領先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建設運營商,結合行業優勢、業務經驗和業態趨勢,不斷創新、革新“智慧城市”概念,并于2013年前瞻性地提出了“智慧城市總包”戰略,以創新模式持續引領智慧城市建設風向標。受智慧城市總包業務概念的影響,2014年越來越多的多元化企業涉足智慧城市領域,并聯合其他企業形成同盟或單打獨斗躋身智慧城市行業、搶占市場。得益于社會力量的廣泛積極投入,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破性發展。
目前,銀江股份已先后與重慶南岸區、梅州市、山東安丘、浙江德清、貴州觀山湖等十多個城市簽訂了總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基本實現智慧城市總包戰略全國化布局,這無疑為銀江股份智慧城市市場的開拓和項目的跟進打下堅實基礎。而已簽約智慧城市總包的城市將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王牌,成為智慧城市項目落地的沃土。銀江股份正保持著良好的攻城拔寨的態勢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總包市場占有率,搶占的更多的目標城市,并著力建設樣板試點工程,輻射全國促成效應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智慧城市總包落地的實施推進,智慧城市市場仍存在諸多弊端和短板,如智慧城市建設軟硬不均衡,建設模式不夠開放,持續化運營效果不佳,未能有效解決政府在交通、衛生、環境等方面的重大壓力。同時,由于很多地方對于智慧城市認知不足,智慧城市建設缺乏頂層設計助力,導致信息孤島、重復建設、資源浪費和政績工程等問題普遍存在。對此,銀江股份將圍繞智慧城市建設主體——城市、政府、企業、個人,結合平安城市、民生工程、政務管理、產業經濟四大方面開展智慧城市建設。
作為中國智慧城市倡導者及建設者,銀江股份始終堅持“站在全局的角度,即從橫向到縱向,從時間到空間,從全局的、立體的角度看待智慧城市建設”。銀江股份將堅定智慧城市總包業務戰略,夯實頂層設計規劃中關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組織、設計、投資、實施、運營等方方面面,融合固有行業領域資源,創新開拓業務模式,助力城市智慧化發展,提升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水平。通過總包業務模式,利用公司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移動物聯網等方面的領先技術,為城市構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或指揮管理中心,整合、分析、處理智慧城市各子領域海量數據資源,消除“一葉障目”的信息壁壘,為政府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。在各應用領域,銀江股份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,加大領先優勢,并持續推出“健康寶”、“微醫院”、“交通寶”、“城市寶”等應用平臺,構建民生建設衣食住行教智慧生態圈,打造城市級智慧交通、旅游、政務、教育、家居生態鏈,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效、便捷、健康、綠色的生活體驗。在產業經濟發展上,銀江股份將通過總包業務的不斷落地和民生工程建設,帶動信息化產業發展,并同步提升第一產業、第二產業的智慧化發展。
以“智慧觀山湖”為例,銀江股份以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,科學規劃各系統建設,并積極為貴陽市引進“智慧觀山湖”建設上下游產業鏈企業,支持設立中國智谷(貴陽)產業園,將自身擁有的智慧交通、智慧醫療和智慧城市的研發中心分支機構落戶該產業園,并積極引進中國北斗導航定位研究中心,支持地方科技產業發展。
(責任編輯:智慧城市網)